白癫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,易诊而难治。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,尤其对于肢端性白癜白癫风传染么风治疗效果更差。中医诊治白癫风有几千年的历史,疗效较好。较近商建军等报道用调补心脾法治疗肢端性白癫风,取得良好的疗效。为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治疗肢端性白癫风的诊治原则,笔者对86例肢端性白癫风各中医证型的分布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,现报道如下。
白癫风中医学称为“白癜”、“白驳”、“白癫风”。商建军等认为肢端性白癫风多发于面部和肢端,按传统的中医脏腑定位,病位应属心与脾。因为心主血脉,其华在面;脾主四肢,开窍与口,其华在唇,为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。心脾气血的虚弱。势必影响其所主部位的经络气血失调,进而引起局部皮肤色泽的变化,形成皮肤白斑。
中医理论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,易袭阳位,因而湿热之邪常与风邪相合而侵犯人体面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,且风性善行数变,往往会导致白斑快速进展。笔者研究中发现,风湿蕴热型在肢端性白癫风的早期更为多见,且进展期白癫风风湿蕴热型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。这与上述中医理论是相符的,同时也提示风、湿、热邪入侵是肢端性白癫风发病的重要因素。
肢端性白癫风中,儿童白癫风患者脾胃虚弱型比例显著高于成人患者的比例,而风湿蕴热型比例显著低于成人患者比例,这提示脾胃虚弱型在儿童更为常见。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因而脾常不足,易被食伤,产生脾胃病症。临床观察发现。
肢端性儿童白癫风患者常伴有纳差、纳少,偏食、挑食,体质差,易感冒等特点,因而笔者认为在治疗儿童白癫风时,应注重补益肺脾,益气固表,佐以滋补肾精。
综上所述,通过对86例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,笔者认为肢端性白癫风的中医药治疗应始终围绕健脾和胃、益气养血的治则,对于病程较短和(或)处于进展期的患者更侧重于清热利湿、活血散风;病程较长或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应重视补益肝肾、活血化瘀,并适当的疏肝解郁治疗;而对于白癜风的主要危害儿童白癫风患者应加强补益脾肺、益气固表治疗。